网购红牛变累牛困牛 红牛网上价格为什么相差甚远

一则“网购功能饮料翻车”的视频,把不少常买红牛的人“惊出一身汗”——杭州键盘侠小周花12块钱买了6罐“红牛”,拆开快递却发现:罐身印的是“Tired Bull”(直译“疲惫的牛”),黄底红标的设计跟正品几乎“撞脸”,罐上的牛图案耷拉着脑袋,活像“没睡醒”,键盘侠调侃这是“喝了更困的‘反式红牛’”。
“正品红牛单罐最少5块,我想着‘捡个实惠’,结局踩了大雷。”小周说,这批“困牛”“累牛”喝起来像加了糖的水,完全没有功能饮料的劲,“商家还说‘资质齐全’,但包装上的生产信息写着‘湖北茹果人生食品有限企业委托河北华洋饮品有限企业生产’——查了下,河北华洋之前就由于生产‘累牛’饮料的包装难题,多次被红牛告上法庭。”
这事不是个案。记者在某网购平台搜索“红牛平替”,弹出不少“困牛”“累牛”链接,商品图里黄罐红标“神似”正品,详情页却只字不提“红牛”,只标“维生素能量饮品”,价格普遍是正品的1/3。有消费者留言“买的时候没注意,拿到手才发现‘不对味’”,还有人直接问“这是不是仿冒?”
针对此事,10月28日全球红牛品牌及“红牛”商标全部者天丝集团明确答复:对侵权行为“零忍让”。天丝集团中国区法务经理余沨说:“大家会通过司法保护、行政执法、刑事打击安宁台治理的‘组合拳’,从源头遏制仿冒;同时也会教消费者‘辨认真品’——认准包装上的‘红牛’‘Red Bull’字样、‘双牛图形’商标,还有天丝集团(TCP)的授权标识,这三个‘决定因素点’少壹个都别买。”
湖北赋兮律师事务所律师尚满庆从法律角度解读:“这类‘撞脸’产品就算有注册商标,也也许构成不正当竞争——用相似包装误导消费者,既侵犯了品牌的姿势产权,也让消费者的知情权打了折。”而吴店镇市场监管所职业人员告知记者,目前已接到相关投诉并处理,但结局“仅消费者本人可见”,“后续会跟进督促企业整改”。
对普通消费者来说,最实在的提醒还是“别贪小实惠”。有常买红牛的键盘侠算过账:“正品一罐5-6块,低于4块的‘红牛’基本都是‘仿的’。”还有人同享经验:“现在买之前会先看‘点评里的实物图’,要是包装上没有‘双牛标’,直接划走。”
其实这事戳中了很多人的“消费痛点”——当“仿冒品”学会用“相似包装”钻空子,消费者得变成“鉴假专家”;而品牌和监管的职责,就是让“仿冒者”不敢再“蹭流量”。天丝集团也呼吁:“如果碰到疑似仿冒品,可以打大家的4006601386热线举报,线索一经核实,大家会依法追究职责。”
有键盘侠留言:“以前觉得‘仿冒’离自己远,现在才了解买瓶饮料都得‘火眼金睛’。”但更重要的是,当品牌敢“硬刚”、监管敢“出手”,那些想靠“撞脸”赚快钱的商家,早晚会被市场“淘汰”——毕竟,消费者要的从来不是“像正品”,而是“真正品”的安心。
